连网络上都在为jb梗洗白了,为什么现实还没重视呢?

发布时间:2021-05-10 35972阅读

王女士,4l岁,以下是她的自述:我的丈夫以前对我还不错,但自从两年前他下岗后,脾气就变得很坏,总是精神不振,闷闷不乐。后来,他靠在外给人打零工赚钱。每次他一回家,就习惯性地喝闷酒,喝完就乱发脾气,样子非常吓人。慢慢地他演变为不为任何原因,莫名其妙就动手打我。前不久,他毫无理由地毒打我,致使我的右手小指折断,左眼打成青紫淤血、头疼发晕。事发后,他担心我跑出去告诉别人,让他没面子,就在家蹲守了3天,不让我出门,也不允许我和任何人接触。


王女士发现自己的恐惧情绪越来越严重,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甚至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怖感,以致会千方百计地想躲避这种环境,但又害怕自己无法逃脱。


王女士的丈夫生活压力大,而将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在王女士身上,最后演变为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包括肉体暴力、冷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等。

家暴.jpg


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一可能是由一种原始的创伤引起,比如从小有过被殴打和被谩骂经历,长大后内心相当自卑,没有安全感,不允许别人挑衅和质疑自己,哪怕言语或者眼神都不可以;其二也可能与原生家庭模式有关,社会心理学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受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模仿”,二是“强化”,具有攻击行为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从父母或者周围人的身上学到了这种解决心理挫败感的最粗暴简单的方法,比如当他不听话时,父母就暴打一顿,把他修理得老老实实的。他不知道除了殴打和谩骂之外还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在他心里形成了:武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行之有效。当他也开始用暴力和攻击行为来解决问题时,如果他没有受到及时严厉惩罚或他所攻击的对象也向他服软了,他的错误心理就会不断受到强化,以后受到挑战和挫折时,便会习惯性拳脚相向。其三可能源自内心的一份不可控制的冲动,精神分析中有个“心理防御机制”学说,说当人在工作中有巨大压力时,碍于社会地位等原因,他会压抑这种不如意,然后把这种挫折感转移到他认为可以的时间、场合和对象身上发泄出来。这种幼稚的让心理得到快感的办法,偶尔用用无伤大雅,而且十分有效,但要是变成习惯,其实就是回避面对真正的问题,极容易形成神经症。


家庭暴力是有循环模式的,施暴者每次都会经过5个心理期:形成期、顽抗期、懊悔期、追究与承诺期、蜜月期。直至下一次暴力行为的出现。

家庭暴力行为的矫正,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大耐心,因为它的形成也是日积月累的。


遇到家庭暴力如何处理呢?在此向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支招:

(1)家庭中的受害者,无论采取反抗还是沉默的姿态,都是对施暴者行为的一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用温柔但极具力量感的语气安抚对方。平时多与对方探讨其性格和暴力行为的成因,了解和缓解其内心真正的压力和不安全感。


(2)重视婚后第一次暴力事件,不回手,也不示弱,让对方知道你不会忍受暴力,纵容暴力。


(3)说出自己的经历。诉说和寻求心理支持很重要,向你的亲人说出实情,共同讨论对付暴力的好办法。


(4)如果你的配偶施暴是由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应寻找心理咨询师和亲友帮助,设法强迫他接受治疗。


(5)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向公安部门求救。


(6)向社区妇女维权机构求助。各街道、居委会设立了法律援助站或法律援助点,帮助妇女提高预防能力,避免遭遇侵害。


(7)受到严重伤害和虐待时,要注意收集证据,如;保留医院的诊断证明;向熟人展示伤处,请他们作证;收集物证,如伤害工具等,以便日后提起诉讼。


(8)如果经过努力,对方仍不改暴力恶习,离婚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这也是国前摆脱家庭暴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售后服务

服务机构:心里美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上海舒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心里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3537731315@qq.com

问题反馈